“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每当这首经典歌曲响起,人们就会联想到在北京北海公园泛舟游览的场景。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北京水域开辟游船航线,泛舟游北京成为市民群众欣赏城市美景的新选择。
图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土城沟的“海棠花溪”。
每年四月,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土城沟的海棠花盛开之时,河道两岸繁花似锦,粉色的花瓣随风飘落水面,伴随清澈的河水一起流淌,形成“花溪入画”的独特景观。此处也获得了“海棠花溪”的美名。
记者从北京市水务局了解到,今年,北京水务部门基于当地水域特色,与朝阳区文旅集团联合打造东土城沟滨水文化游船赏花活动,游客不仅可以沿东土城沟的滨水步道一览海棠盛开美景,还能乘坐国风摇橹船游览“海棠花溪”,开启一场“水岸花园”诗意之旅。
北京市城市河湖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确保“海棠花溪”游船顺利启航,北京市城市河湖管理处通过生态补水等系列举措,对水位进行精准调控,实现上下游联动,确保航道畅通。“同时,为提升市民赏花体验,管理处还采用人工和‘全自动无人保洁船’协同保洁模式,精准识别并打捞各类漂浮物和水草,增加河道巡查频次,让游客拥有更好的体验。”
游人在北京市颐和园乘船赏花。
除新开辟的航道,北京长河-昆玉河、亮马河等游船航线也于近期陆续复航。其中,因秀美的景色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长河-昆玉河游船航线人气颇高。据介绍,这条航线曾是清朝皇室出行的御用水道。市民游客从紫竹院公园紫御湾码头乘画舫游船,可经过南长河驶入昆玉河,船行水面水波荡漾,两岸鲜花绽放,约半小时便可到达颐和园。
刚体验完长河-昆玉河游船航线的谢先生十分开心。“以前在北京坐船的机会不多,这些年我和家人先后体验了亮马河、大运河、长河-昆玉河等河道的游船航线,打开了我们春日赏景的新视角,一家人都特别喜欢。”
游船行驶在亮马河上。
近年来,北京坚持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水统筹”协同治理,接续开展四个三年治污行动,进行跨流域、多水源的生态补水,全市河湖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五大河流连续四年贯通入海,有水河长较十年前增加了500多公里。
在此基础上,北京水务部门深入推进滨水空间开放共享,全市已开放十余处天然河湖大众冰场,开辟多处皮划艇、桨板等水上运动区域。截至目前,全市共有6条主要河湖游船航线,河湖通航里程已达84公里。
据了解,北京市水务部门未来还将继续推进坝河至大运河、萧太后河等河段的游船通航工作,通过不断深入推进滨水空间开放共享,让市民群众亲水、乐水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共享河湖生态复苏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