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2025年全市水务工作会召开,深入落实中央及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总结2024年水务工作,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副市长文献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政府副秘书长韩耕主持会议。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斌作2025年全市水务工作报告。
文献指出,2024年,首都水务建设投资规模创历史新高,防洪排涝安全防线进一步筑牢,水资源安全保障水平大幅提升,河湖生态复苏取得标志性显著成效,持续解决了市民急难愁盼的问题。文献对2024年水务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对各部门各区以及全体首都水务工作者的辛勤付出给予充分认可。
文献指出,2025年,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河北考察灾后恢复重建时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尹力书记在调研北运河、北护城河后提出的要做足水文章的要求,以及2025年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精神,聚焦一季度开门红,强化各项工作部署。
文献要求,要强化底线思维,着力提升防御能力,时刻紧绷“安全”这根弦,未雨绸缪、防微杜渐,加快提升应对“黑天鹅”“灰犀牛”事件的能力,充分认识水的周期性规律,加快落实水生态空间管控,地下水位变化风险分析等相关举措。要强化大局思维,着力增强项目驱动,充分发挥优势,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把各项工程建设成为民心工程、优质工程、廉洁工程,守住安全生产防线,做好廉政风险防控。要强化人文思维,着力扩展资源供给,用好“每月一题”工作推进机制,强化农村供水“区域统管”,进一步扩大优质供水覆盖范围,同时做好排水方面民生保障工作,因地制宜完善农村污水收集、处理和运行机制。要强化系统思维,着力优化滨水空间,做好永定河、大运河“一西一东”两篇“水文章”,打造连通、清洁、安全、美观的滨水空间,并与古城文化相结合,以河道复兴带动城市更新,提升滨水空间的城市复合功能。
文献强调,水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水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务行业管理与社会公共服务的统筹,发挥好河(湖)长制治水工作机制和责任制作用,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机制,推动各项工程早开工、稳推进、快见效。各区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属地责任意识,真抓实干推进项目建设。各相关部门要对标对表自身职责定位和本单位河长制任务清单,加强治水相关工作统筹。各大企业要在提升行业管理、社会服务质量水平上下功夫,更好地保障城市安全高效有序运行。
根据水务工作会报告,2024年,全市水务系统坚决扛起“保障首都安全、保障首都高质量发展、保障市民高品质生活”的水务使命,全面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成效,解决农村供水问题800余处;水务建设投资规模创历史新高,全年新开工项目240个,总投资1200亿元;不断筑牢防洪排涝安全防线,在降雨较常年偏多6成情况下实现平稳度汛;大幅提升首都水资源安全保障水平,地下水位连续9年回升;全面推进河湖生态持续复苏,五大河流连续4年全线贯通入海;全力破解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各级河长督促整改3000余项河湖环境问题。
2025年,水务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全市生产生活年用水总量控制在3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保持在9立方米以内,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供水安全系数超过1.3、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8%左右,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8%,建成区海绵城市达标面积比例达到40%以上,水务固定资产投资力争完成450亿元。
会上,朝阳区水务局、延庆区水务局和永定河流域投资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进行了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