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北京市温潮减河工程现场秩序井然,不少一线工作人员仍然坚守在各自的岗位。
“土方开挖已经完成292.5万立方米,工程建设的进度、质量、人员等要素信息,现在都可以通过平台时时看到。”水务建管中心相关负责人指着电脑屏幕上的界面介绍道。
日前,温潮减河工程智慧建管平台投入试运行,这是北京首个立足于水利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建管系统,工程管理人员可通过平台实时掌握工程建设进度及现场情况,还可调配人员、设备、材料等资源。
温潮减河工程是“通州堰”系列分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约13公里,主要建设内容为新挖河道,同步建设水闸、堤防填筑、岸坡绿化、跨河桥梁等配套设施,预计于2027年汛前具备通水条件。为进一步提升水务工程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助力项目高质量推进,北京市水务部门全力推进水利工程智慧建管工作,组成调研小组,在充分调研并结合北京市具体情况的基础上,确定以温潮减河工程为试点,搭建智慧建管平台。
“这是一个闭环的反馈机制,提高了温潮减河工程的建管效率,确保项目按照既定目标稳步建设。”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同时,平台还同步上线了手机端小程序。“作为移动操作终端,手机端更加方便,能随时随地掌握项目最新动态。”工作人员给记者演示,手机端的“智慧工地”页面上显示项目进度、人员统计、机械设备和视频监控等选项,“如在施工现场发现问题,立即拍照上传反馈,相关部门可及时快速处置,随时随地协同办公。”
下一步,北京市水务部门将在完善现有智慧建管平台功能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测试新功能,利用科技手段不断提升温潮减河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助力工程高质量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