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水资源监测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25—2027年)》通过水利部审查开始实施。到2027年底,本市将基本建成与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相适应的水资源监测体系。
水资源监测体系是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的基础性支撑,水利部编制了《全国水资源监测体系建设总体工作方案(2024—2027年)》,要求各省市分别编制三年方案。为此,市水务部门编制完成《北京市水资源监测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为《方案》)。
根据《方案》,本市水务部门将统筹加强江河水量分配、区域水量分配、河湖生态流量保障、地下水取水总量和水位双控、取水许可管理等方面工作,主要包括取水口、河湖断面和地下水等方面监测。重点强化取水在线计量设施建设管理,推进农业灌溉机井“以电折水”取水计量,完善取水计量技术标准规范体系。坚持断面应测尽测的原则,保障纳入全国河湖生态流量断面、水利水电工程、跨省河流水量分配控制断面名录的所有断面监测全覆盖。另外,本市还将补充地下水自动监测站,升级改造部分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完成数字孪生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持续完善取水管理及水资源调配业务应用场景。
取水口监测计量是严格取用水监督管理的重要基础。在《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取水在线计量设施建设管理的重点落在加强取水计量设施的精细化管理。“我们把非农灌溉取水在线监测计量覆盖范围由全国的地下水年取水量5万立方米和地表水年取水量50万立方米分别扩展至1万立方米和20万立方米。此举可极大提升本市的取水计量管理水平,促进水资源精细化管理目标的达成。”市水资源调度管理事务中心取水管理科科长陈鹏介绍,目前,年许可水量5万立方米(含)以上非农地下取水口、年许可水量50万立方米(含)以上非农地表取水口,已全部实现在线计量,在全国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非农地下水、地表水取水口也已全部实现水表计量。
近年来,本市持续系统开展取水管理、取用水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地下水管理专项排查整治巩固提升等工作,取水口已达49864个,2024年取水量在线计量率达86%,比2023年增长36%,取水监测精细化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本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持。
据了解,本市水资源监测体系是基于水务数据基础底座,由“取供用排和循环利用协同平台”“南水北调数字孪生平台”两个信息化应用平台组成,主要通过两个平台上的饮用水水源地监测、取水口取水监测、地下水监测和河湖断面监测模块进行监测、汇总、共享相关信息。
“除监测外,水资源监测体系还能支撑相关业务工作。在保障本市管理与应用的同时,全面支撑水利部水资源管理与调配业务信息化应用‘1+8’管理。”水资源处副处长雷雨阳介绍,水资源监测体系的建设,将进一步提升本市对重要控制断面、地下水、取水口等监测感知能力,实现水资源监测信息汇聚共享,及时、准确、全面掌握各水源、各领域取用水情况,支撑本市水资源管理与调配业务应用,将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