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市水务局组织编制的2023年《北京市水土保持公报》公布,全面总结2023年本市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监督管理、监测评价、效益评估、示范创建等工作。公报内容显示,与2022年相比,2023年全市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108.21平方公里,全市水土保持率89.1%,五大流域水土保持功能持续提升。
2023年,本市在3条小流域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治理面积35平方公里;4条小流域实施水利部小流域综合治理提质增效示范工程,治理面积25.83平方公里。
在技术手段方面,水务部门通过采取现场核查等形式,利用无人机和APP等手段,完成在建小流域监管全覆盖,重点对前期工作、计划与资金管理情况、建设管理情况、工程质量、工程验收等5大类35项进行核查。同时,利用高分遥感影像、无人机、移动终端,完成生态清洁小流域实施效果评价。
2023年整修梯田23.13公顷,新增水土保持林7.08公顷、经济林18.07公顷,水土保持种草2.65公顷,修建树盘1480个,建设挡土墙4.51公里,田间生产路4.86公里。
通过“双随机”检查、遥感监管、日常跟踪检查、重点项目专项检查、“互联网+”、电话检查等多种监管形式,全链条全流程强化生产建设项目监管。同时,出台《北京市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规定(试行)》,明确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和审批、方案实施、设施验收和监督检查等要求,实行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分级分类编报和差异化管理;出台《北京市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指南(试行)》,规定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基本要求、技术要点、格式模板和目录样式,进一步规范本市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工作。
此外,市有关部门分别结合各自职责,进一步巩固水土保持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市区水务部门协同推进密云水库上游、北方防沙带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持续推进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生态环境部门协同加强水源地保护;农业农村部门持续开展面源污染防治;园林绿化部门积极推进25度以上林地封育保护,持续加强水土流失预防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