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通“三跨线” 小区“换新水”主题教育水务部门聚焦民生办实事

日期:2023-05-16 17:40    来源:北京水务网站

字号:        

本站讯 朝阳区珠江绿洲小区2500余户居民,最近迎来了一件期盼已久的“大事儿”:随着内外管线勾头通水完成,用了20年的自备井终于结束其历史使命,小区正式接入市政水。

“绿洲”小区换新水

走进珠江绿洲居民刘阿姨家,两个硕大的纯净水空桶立在正对门口的烧水壶旁。刘阿姨热情地邀请记者去厨房看刚通的“新水”:市政管网水从龙头里喷涌而出,气势十足,水进玻璃杯,清澈透亮。喜上眉梢的刘阿姨介绍,“我是2014年搬进小区的,喝了9年自备井水,虽说咱北京的水质肯定过关,但心里还是觉得市政大网的水更安全可靠。”刘阿姨说,过去家里装了净水器,隔段时间就要更换滤芯,每次滤芯都发黄,上面还有不少水垢,所以后来索性净水器也不用了,改花钱买桶装水喝。

“自备井小区用水依赖单一井源,机井需要维修保养时,停水在所难免,尤其是不少老旧小区管线老化,出现问题的概率就更高。” 朝阳区水务局水资源科科长李倩介绍,朝阳区政府出资为珠江绿洲等小区建设了二次加压泵房,进一步稳定小区水压,置换市政水后,规范化、专业化运维也能极大降低检修停水等情况的发生。

据了解,根据市水务部门的地下水超采区评价结果,珠江绿洲小区位于地下水超采区,“按照供水高质量发展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的相关工作要求,对具备置换条件的小区和单位‘应换尽换’。”市水务局供水处汤潇说。

协力接通“三跨线”

水源,是一定要置换的。只是这一“换”,却着实不简单。

珠江绿洲小区位于京通快速路以南,距离小区最近的市政自来水管线在京通快速路北侧辅路,要解决这一南一北“遥遥相望”,需由北向南在地下暗挖隧道,铺设供水支线。

“铺设这条长度仅百米的管线,得横穿京通快速辅路、京通快速主路、地铁八通线三条城市主要交通设施,才能到达小区,是条如假包换的‘三跨线’。”汤潇介绍,该工程位置特殊,三条交通设施均为东西通行“要道”,如何减少施工对交通的影响是对项目组的重大考验。同时,由于此处地质情况相对复杂,地下施工需要克服土质沉降、渗水等棘手难题,仅施工方案就反复修改了4次。市水务部门会同朝阳区政府协调市(区)园林绿化局、市交通委、首创集团、北京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地铁运营公司等部门单位,并组织市自来水集团与有关专家反复会商研判,终于于2023年5月11日小区接通市政水。

管线入小区后,在区水务局和属地政府推动协调下,市自来水集团同步为小区居民安装智能远传水表,需要入户抄表的预付费水表也将成为过去。

“每月一题”问供水

供水攸关民生。自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面启动以来,市水务部门将主题教育和办好民生实事相结合,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涉水“头等大事”“关键小事”作为开展主题教育的具体实践,推动落实落细工作措施,不断提升首都市民的水务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按照中共北京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接诉即办”改革专项小组印发的《2023年接诉即办“每月一题”推动解决重点民生诉求问题工作方案》,“供水保障问题”已列为今年8月份城市运行保障类上会主题,经过深入研究,市水务局将提升自建设施供水保障能力列为工作重点。

“为进一步强化自建供水设施管理,近年来市水务部门先后对全市自建供水设施进行了摸底调查,汇总建立全市自建供水设施‘一本账’‘一张图’,明确责任,强化监督,实行清单化管理”。市供水管理事务中心自建设施供水监督科负责人秦丽娜介绍,2022年市水务系统组织开展供水“安饮行动”专项整治,形成问题台账,督促整改,确保自建供水设施管起来、管得好、用到位。

下一步,市水务局将会同各区政府组织市自来水集团按照《北京市推进供水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年-2025年)》要求,持续推动自建设施供水住宅小区(社会单位)置换,不断扩大公共供水覆盖范围,预计到“十四五”末期,中心城区及副中心至少完成60个自建设施供水住宅小区(社会单位)置换任务,中心城区具备条件的基本实现全置换,让更多市民喝上更加优质、放心的市政水,以供水高质量发展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