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专业化运营护航农村供水

日期:2023-04-17 15:52    来源:北京水务网站

字号:        

本站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北京市水务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城乡供水一体化,着力推动城乡居民优质供水共享。

走进位于通州区永乐店镇的永乐店水厂,出水泵房内崭新的送水泵机正在全天候飞速运转,蓄水池和配水管网都增设了排污设备。“现在我们永乐店水厂的水质检测以及管线巡查的标准和其他13家乡镇水厂是完全一致的”,相关负责人说道。

水厂的新变化得益于通州区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实现了乡镇集中供水厂统一的专业化管理。近年来,在市级水务部门的统筹指导下,通州区加快深化水务改革,先行探索乡镇集中供水厂专业化运营管理改革,以体制创新带动技术升级,实现乡镇水厂统一的企业化经营,切实提高农村地区的供水保障水平。

从“各自为战”到“一盘棋”管理

“农村供水事关城乡供水高质量发展大局,补齐农村供水短板,让更多群众喝上放心水是我们的工作目标”,市供

水管理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田金霞表示,专业化的运行管护

是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的关键之举。

通州区共有包括永乐店水厂在内的14座乡镇集中供水厂,辐射人口约40万人,原先归属于12家基层水务所经营管理,处于“各管各”的分散经营状态,供水规模、水厂设施、管理水平以及管护标准等参差不齐。通过此次改革,实现了政企分离,基层水务所不再经营水厂,由区国资委专门成立了大运河(北京)供水有限公司负责接收14座乡镇水厂,将14座乡镇级供水厂纳入区属国企序列内。

据大运河(北京)供水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14座水厂的“人、财、物”已有序完成集中划转,目前正在加快建设统一的水质检测中心、应急维修中心以及网格化巡查队伍,14座乡镇水厂从过去“各自为战”的分散经营转向“一盘棋”统一的企业化管理,着力破解过去农村供水管护不专业、不到位的难题。

随着管理机制理顺,通州区水务局支持大运河供水公司对水厂进行提质升级。由于运营时间较长,大多数乡镇供水厂存在设备设施老旧化问题,在改造升级泵房、自动化运行系统等硬件设施的基础上,区水务局注重“软硬兼施”,充分利用信息化、智能化等科技手段,正在积极对接市水务局,为14座水厂供水系统安装“智慧大脑”——智慧水务管控平台并与市水务局平台联网。

“通过智慧水务管控平台能够实现对14座乡镇水厂的供水情况全覆盖监控和智能化管理,只要轻点鼠标,大屏幕上的水质、水量、水压、液位等数据一目了然,实现从水源头到水龙头的实时在线监测,一旦发生异常就会及时发出预警,为安全放心的饮用水流入千家万户保驾护航。”相关负责人介绍。

“过去到了夏季供水高峰,有的水厂供水压力极大”,相关负责人表示,“一盘棋”管理后便于在区域水厂间进行水量调控,全力保障用水高峰期不断水,未来,统一经营管理、集中调配水资源的优势将会得到进一步体现。

与此同时,区水务局抓住农村水费收缴这个“牛鼻子”,按照“全计量、全收费”的原则,参照现行城镇地区居民水价出台了农村地区的收费标准,支持大运河供水公司推广安装智能远传水表,进一步推动实现“以水养水”的经营管理模式,在深化农村地区长效节水机制的同时,促进水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

试点引路  推动农村供水专业化运营

长期以来,如何提升农村供水运行管理水平和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改善农村地区供水品质和服务质量,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是北京水务部门持续探索、久久为功的重要课题。

今年年初,北京市出台了《推进供水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年-2025年),从扩大城乡公共供水向农村地区延伸、村庄供水站标准化改造等方面多向发力,着力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服务均衡化。其中特别指出要加快建立专业化供水运营服务体系,通过委托专业运营服务企业或组建专业运营服务机构方式,实现城市公共供水和乡镇公共供水设施的专业化运营管理。

市供水管理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通州区作为乡镇集中供水厂运营管理改革的“先行者”,已经初步建立了相对统一的农村供水专业化运营服务体系,供水运营效率得到提高,供水保障率得到大幅提升,为我市其他地区供水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提供了可借鉴可参考的样本。

以通州区改革破冰为试点引路,市水务部门将进一步聚焦农村供水补短板,着力推动全市农村地区供水专业化运营能力和保障水平提升,竭力满足广大农村群众对喝好水、喝放心水的渴盼,助力实现城乡供水服务均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