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大批赤麻鸭在官厅水库妫水河湿地聚集,“河湖鸟类AI智能识别监测装备-官厅水库1号站”记录下了赤麻鸭栖息过冬的精彩画面。它们时而在水中觅食,时而在岸边静驻,给冬季的妫水河增添了不少生机。
妫水河湿地现赤麻鸭群
妫水河湿地现赤麻鸭群
赤麻鸭是迁徙性鸟类,每年3月初至3月中旬,当繁殖地的冰雪刚开始融化时就成群从越冬地迁来,10月末至11月初又成群从繁殖地迁往越冬地。多成家族群或由家族群集成更大的群体迁飞,常常边飞翔边鸣叫,多呈直线或横排队列飞行前进。沿途不断停息和觅食,在停息地常常集成数十甚至近百只的更大群体。
赤麻鸭生性机警,普通人难以接近,看见人即便距离很远也会飞走。“河湖鸟类AI智能识别监测装备”有效解决了这一监测难题。该设备可以自动化地捕捉、监测候鸟迁徙情况。“河湖鸟类AI智能识别监测装备”由北京市水务局水质水生态监测中心联合北京工商大学共同研发,将AI技术应用于水生态鸟类多样性监测。自2022年4月以来,该监测装备陆续在密云水库、官厅水库、房山六渡建成三个终端站点,监测总数已超过29000条,涉及黑脸琵鹭、黑鹳、彩鹬、半蹼鹬等34种河湖鸟类。
北京市水务局表示,在官厅水库妫水河湿地观察到赤麻鸭群,进一步说明北京市水生态修复工作取得成效,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鸟类栖息地的保护逐步加强,使过境候鸟种类、数量不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