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户一表”年内实现北京乡村全覆盖

日期:2021-09-18 16:36    来源:学习强国

字号:        

当前,北京市水务部门正按照“低起步、全计量、全收费”的原则,在农村地区推广“一户一表、分户计量”工作,提高供水设施运行保障水平和村民用水满意程度。从全市总体进展看,全市农村集中供水工程“一户一表”安装率已达75%,预计年底前将全部完成。

平谷区作为首个完成农村地区装表的区,已在16个乡镇2个街道274个村全部安装了供水计量设施,实现了从“一村一表”包费制向“一户一表”计量制的根本转变,有效保障了农村供水工程的良性运行,实现了水资源的节约利用。

更换智能水表破解“吃水”难题

一直以来,城乡结合部地区都是城市治理的“痼疾顽症”,这些地区往往聚集着超过自身承载能力数倍的流动人口,有限的自然资源被无序开发,如何理性破解这个“老大难”问题,对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履职能力和治理方式都是一个现实考验。面对阻碍重重,平谷区兴谷街道办事处杜辛庄村走出了一条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智慧化供水示范路。

杜辛庄村地处平谷兴谷开发区,属于典型的城乡结合部村庄,全村人口约3000人,外来人口约占三分之一。村内自来水管网使用了十余年,已经存在老化、跑冒滴漏现象;水表井均为砖砌,多有腐蚀坍塌且空间狭小,查水表、维修起来都十分不便,难以做到准确计量和收费。随着社会发展,用水需求不断增加,造成用水浪费现象普遍,这使得本身就有限的水资源,更是捉襟见肘,停水断水现象时有发生,“吃水难”已是杜辛庄村头等大事。用水计量、用水收费、节水优先,已迫在眉睫。

城乡结合部地区面临的困境和治理发展新路,同样是政府部门关注核心重点。2019年,市水务局印发《北京市农村供水工程水费收缴工作方案》,把全面落实水费收缴作为培养农村居民节水惜水意识、转变用水习惯的重要抓手,促进农村地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管理体系,提升农村生活用水的精细化、智能化、现代化管理水平。

杜辛庄村两委班子以此为契机,在平谷区政府和区水务局的大力支持和协调下,经村两委班子和村民代表大会一事一议,结合平谷区水务局改水项目,实施供水设施提升改造工程,将全村的机械式水表全部更换为预付费式智能远程阀控水表,有效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提升了用水效率。

一年节水11.3万方省水省力更省心

“杜辛庄村自更换智能水表以来,用水管理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克服了人工抄表工作量繁重又效率不高的问题,还使村民的节水意识明显增强,村里的用水量下降非常明显。”平谷区供排水中心主任贾丁玮介绍。

从前的杜辛庄村,全村居民和商户共有水表360块,整体一个抄表周期下来需要半个月的时间,从抄表、整理数字、通知用水户,再到全部收齐水费至少需要1个月时间。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不说,老百姓的认可度还不高,甚至还经常出现拖欠水费现象。更换了智能水表后,智能水表系统代替了从前下井查表和集中收费的老办法,只需将系统设在村委会的一台电脑上,通过登录智能水表平台便可及时关注全村的用水量,查询村民各户用水数据,远程管控村民的用水情况,实现线上缴费。

“这样节省了大量人力资源,提升了工作效率。此外,村委会通过查询村民的日常用水量就能了解其家中是否有跑冒滴漏的现象。一旦发现有漏水的情况,管理员可以直接通过手机操作远程关停水阀门,及时进行维修。”贾丁玮说。

安装智能远程阀控水表后,预付费式用水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村民的节水意识。村民只需关注微信公众号,就能随时查询自家的剩余水量,当每户剩余水量低于5吨时,系统会通过微信及时提醒村民充值水量,使村民关心用水、放心用水、节约用水。“杜辛庄村之前用水量很大,每天全村用水量在760方左右。更换了智能水表后,每天用水量减少至450方左右,日节水40%,一年可节省11.3万方水。”贾丁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