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执、宣”三管齐下 北京水务执法“利刃”化“春雨”

日期:2021-08-04 19:59    来源:学习强国

字号:        

“您在水源地游泳涉嫌违法,请您上岸接受调查。”日前,北京市水务综合执法总队联合多家单位在京密引水渠沿岸开展夜间专项执法行动,严查在渠道周边垂钓、捕鱼、游泳等违法行为。

当天,执法人员巡查到安河桥上游右岸时,发现有人正在游泳,于是立即上前劝阻,并要求其上岸接受调查处理,当事人却屡次拒绝配合。执法人员担心其游泳距离过长,耗费体力,易出现溺水危险,一边准备好救生圈等设备以防出现事故,一边再三向其说明游泳行为的危险性和危害性,以及涉嫌违反的法律法规。在执法人员的不懈劝说下,最终当事人上岸接受了调查处理。此次联合执法是北京市水务综合执法总队“南水蓝盾”专项执法期间的一次夜查行动。

北京市水务综合执法总队党委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重点任务,聚焦重点监管行业,把准服务对象需求,按照“普法、执法、宣传”三环节,实施 “精准普法、严格执法、典型宣传”,构建查民情确民需、创模式定举措、促落实见成效的执法工作闭环。

普法先行抓教育

“为了进一步提升全市涉水执法效能,我们与市级其他综合执法部门、区级水务执法单位和镇街综合执法队伍进行研讨交流,完善三级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建立水务网格化执法框架。”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总队领导带队到执法一线摸排、执法,参与案件调查取证、现场勘验和文书制作,主动向前一步了解群众诉求,精准提升水务的社会服务能力,夯实“执法为民”的宗旨,补短板、强弱项,查漏补缺,提高工作效能。

通过现场执法调研,水务综合执法总队发现部分执法相对人是由于不了解法律法规而导致了违法行为的产生。总队班子结合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明确普法先行、典型教育的执法思路,尝试建立“先广泛普法、再严格执法、后曝光宣传”的执法模式。

7月9日,北京市水务综合执法总队联合通州区水务局对餐饮业开展排水专项联合执法,重点检查了梨园镇、玉桥街道区域内餐饮服务排水户是否存在未建设、未使用隔油设施、向排水管网超标排放污水和其他违反节水、排水法规的行为,并邀请社会媒体对违法餐饮单位进行曝光。与此同时,积极向沿途商户及周边群众发放节约用水、规范排水倡议书,宣传法律法规及节水常识。

前期,北京市水务综合执法总队与北京市餐饮行业协会就规范餐饮行业用水行为进行座谈交流,提出利用“线上+线下”的方式向餐饮服务单位发送倡议书,提醒餐饮服务单位开展自查、及时整改,呼吁餐饮服务单位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范用水行为,落实节约用水管理责任;并向社会公示专项行动热线,邀请公众对餐饮行业用水行为进行监督。

执法闭环见实效

今年4月,针对群众反映的城区多家洗车店存在违规用水问题,北京市水务综合执法总队开展了“洗车涉水专项执法”行动。

前期北京市水务综合执法总队向社会发布了《致全市洗车行业从业者的一封信》进行广泛普法教育,明确违规行为及罚则,提醒检查要点及办事流程、公布服务便民热线,后期通过严格的执法检查,立案查处12起,移交市场监管局4起,并在社会媒体以《拧开水龙头,水表不走字儿!北京一洗车店被罚2.3万元》为题,对其中一家洗车店的违法行为进行典型曝光,收到良好的社会反响。

在随后开展的“南水蓝盾”“排水专项”“洗浴行业专项”等执法工作中,北京市水务综合执法总队均沿用“普、执、宣”全链条均衡执法模式,替代以往以执为主、以普宣为辅的模式。相关负责人介绍,“普”注重接地气普法和精准对接群众需求诉求;“执”注重水务综合执法及多部门联动执法;“宣”注重典型案例宣传剖析提升市民法治意识,提供举报渠道营造社会共治氛围,采用线上新媒体+线下面上的行业协会与点上的企业单位等创新宣传方式,提高宣传力度同时,全力提升社会水务法治环境。

严格又有“温度”的执法不仅维护了法律的尊严,还有力地保护了首都水事秩序安全,点线面结合的曝光宣传还起到了“处罚一个教育一片”的警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