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域治理成效斐然 冬奥小镇华丽蜕变

日期:2021-03-16 17:12    来源:学习强国

字号:        

  从北京城区出发,往西北方向行驶近百公里,就可以到达延庆区小海陀山山脚下,这里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所在地。海陀山旁的“冬奥小镇”张山营镇正在以崭新的“容颜”展现于大众视野。

  张山营小流域位于永定河上游的妫水河流域,是官厅水库重要的水源地,总面积达53.22平方公里,包括张山营、小河屯、田宋营、龙聚庄等17个村庄。因小流域地处世园会和冬奥赛区周边,生态治理尤为重要。

  2020年,延庆区水务局以冬奥会为契机,按照“源头控制—过程拦截—末端治理”的治理思路,形成了面源污染和水土流失防治防控技术精准配置集成体系,张山营小流域重新焕发生机,提高了官厅水库水质,打造冬奥冰雪休闲小镇的村级节点。

  源头控制:种植灌木带减少面源污染

  “在张山营小流域治理过程中,我们从源头就开始控制污染物进入河道。”延庆区水土保持工作站的郭春梅介绍,流域内的蔡家河是官厅水库的重要水源,位于妫水河上游,全长8.7公里,总流域面积78.5平方公里,途经张山营镇的11个村。

  记者来到蔡家河上游,河道左侧隔了一条行车道就是农田,因农田种植施肥会影响到河道水质,因此延庆区水务局在蔡家河上游段农田一侧建设了农田渗滤沟和道路生态边沟,并在沟岸种植了连翘、紫穗槐、胡枝子、荆条等灌木,形成一道灌木过滤带,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入河。

  郭春梅表示,延庆区水务局还对蔡家河上游段进行了水质原位生态修复、河道与岸坡生态系统修复及建设监测控制断面等,进一步增强沟道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同时,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从而构建植物、水生生物、微生物相互作用完善的生态湿地系统。

  过程拦截:提升村域生态打造民宿胜地

  记者来到位于冬奥赛区下游的小河屯村,仿古景观亭、不同形状卵石铺设的蜿蜒旱溪,即将冒出新芽的各类植被,别有一番乡野趣味。70多岁的孔大爷带着小孙子从家里出来玩耍,“村里环境变好了,心情也舒畅,小孙子经常玩的不想回家。”孔大爷笑呵呵地说,小孙子也在旁边咿呀着表示同意。

  郭春梅介绍,之前小河屯村只要一遇降雨,雨水就会沿着村里的排洪沟直接冲击硬化路面,不仅造成路面破损严重,还因无法下渗造成雨水资源浪费,如今铺设一条旱溪,就能引导雨水穿公园顺势而下,不仅能起到减缓流速的作用,下渗的部分还能回补地下水,另一部分雨水则流入蔡家河。

  栽种的爬藤月季、国槐、垂柳、油松、五角枫、黄栌、山楂树、野牛草等植物,让村里的绿地景观更富有季节性变化和勃勃生机,营造出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意境。“开春后绿葱葱的野牛草,覆盖力特别强,它将裸露地面全部覆盖后,减少了下雨冲刷和水土流失。”郭春梅说道。

  村域生态环境的大幅提升,为村内民宿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末端治理:铺设引水管线提升入河水质

  除了提升小河屯村的人居环境外,田宋营村也进行了小流域的综合治理。记者在田宋营村看到,原有的两眼废弃的水井正在微微冒水,郭春梅介绍,因村内地下水位较高,常年自流出水,造成部分民居洼涝严重,形成大裂缝,威胁到民居的稳固安全。

  因此,在治理过程中,延庆区水务局铺设了总长度1194米的引水管线,将多余的井水通过天然湿地净化后,排入蔡家河上游河道内,在解决田宋营村民居安全的基础上,融排水、净化、补充河道基流、改善环境用水为一体,提升了入妫水河水质。

  “此外,我们还利用地形高差,把天然降雨通过生态沟道形式和绿地内的植草沟、旱溪、下凹式绿地等联通,增加雨水滞蓄入渗量,使雨水‘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郭春梅表示,同步种植的黄菖蒲、鸢尾、千屈菜等水生植物,也在提高水质方面发挥了作用。如今焕然一新的张家营小流域向公众展示冬奥小镇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