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北京水务系统有群“女汉子”

日期:2021-03-08 17:38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字号: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在本市水务系统中,女性是不可或缺的力量,她们看似弱不禁风,却不惧艰难险阻、奋勇向前,在河湖管理、调水护水等方面展现风采。

  上穿CBD下接副中心,通惠河有位“拼命三娘”

  通惠河是本市东部地区一条重要河道。上通南护城河、东护城河,沿线穿越朝阳CBD商圈,下接城市副中心的北运河,不仅是城市中心泄洪的重要通道,同时也是京杭大运河的连接段,具有深厚水文化底蕴。而“掌管”这条河道的,是一位“拼命三娘”——北京市河湖管理处河湖处通惠河管理所党支部书记、所长胡艳芳。

  有市民反映二道沟河灯不亮问题,晚上她放弃休息时间,到河边巡视河灯,针对实际情况进行现场走访,第一时间解决设施问题;周边居民反映红领巾退水渠乱停车问题,她协调街道、交通部门,仅用22天时间就解决了乱停车现象;在汛期,她带领全体职工坚守防汛一线,顺利迎接了8.12、8.23几场强降雨洗礼,确保了首都城区的泄洪、滞洪安全……在工作和生活中,她还是同事们的良师益友,她以女性的细腻周到,以心换心,给职工无微不至的关怀,平时与职工像朋友一样交流,为大家答疑解惑,解决实际的困难。

  延后婚期驻扎工地,“80后”与南水北调共成长

  “80后”杨小娜是北京市南水北调南干渠管理处行政办公室党支部书记、主任,工作13年来,一直与南水北调共同成长。南水北调通水前,在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一线的PCCP项目部工作期间,杨小娜负责行政、宣传等工作,干练的短发、汗湿的衣衫是她最真实的写照。

  为留住建设者和建设工程的重要时刻,她开启“5+2”“白+黑”工作模式,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将个人婚期延后。驻扎在偏远村庄的工地上,穿梭在大型机械和钢筋混凝土之间,杨小娜头顶酷暑严寒、脚踩尘土泥泞、耳畔机器轰鸣,工地上为数不多的女性中她总冲在最前面。

  苦难险阻都没有阻碍她全身心地投入在工程建设上,却成为她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艰苦朴素中,她提升了综合业务能力,从此能够独当一面。十余万张照片素材、千余份文件流转、百余册档案资料……就是她忠诚履行岗位职责的最好见证。2015年,她荣获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先进个人。

  遇事不等不靠,“铁娘子”把好南水进京第一关

  大宁水库和大宁调压池是南水北调中线江水进京第一站,在同事们眼中,大宁管理处副主任卢丽是一位不说空话套话,遇事不等不靠的“铁娘子”。工作中,她分管多个重点科所,每一个科所工作任务都很繁重,“朝九晚五”的上班时间表在她那里就成了摆设,“早出晚归”成了她每日工作的常态。

  2020年汛期,为配合总干渠检修调压试水及控制大宁调蓄水库汛限水位,面对方案滞后、协调困难、资金缺位、经验全无、队伍缺乏等“全套”难题,她扑下身子进工地,三番五次请示汇报,能想的办法都要用,能使的绝招都要上。她以专业细致的精神,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态度,肩负起施工中各项技术、质量、进度和管理重任,以专业之所长、以不妥协之韧劲、以忘我投入之带动,保证了围堰抽升工程的圆满完成,提前完成了水利部、水务局交办的应急任务,还实现了不断路、不扰民,提升了永定河水环境,为今后控制大宁水库汛限水位开辟了新思路、新方法。

  她们只是水务系统女性的一个缩影,在供排水一线、水务专员、水利工程、水政等水务系统的各个岗位上,都活跃着女性的身影。她们用对水务工作的热爱为市民带来水清、岸绿、安全、宜人的河湖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