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根:“四零”标准求精益 风雨兼程排水患

日期:2021-02-01 17:56    来源:学习强国

字号:        

  早上8点半,北京排水集团第一管网分公司运行三班班长张根准时召集21名班组成员进行班前教育,布置当天的作业内容,再次强调安全隐患与防范须知……之后,他和同事开启了一天的排水设施隐患排查和养护工作。

  张根所在班组管辖范围为西到西二环、东到天安门中轴线、南到前三门大街、北到平安里大街,220公里的排水管道和12平方公里的管护范围。“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张根制定了一分钟内派发、回复,一刻钟内沟通确权,一小时内完成初期处置的“接诉即办”工作标准,全面提高群众热线的响应率、解决率、满意率。

  作为一名党员,张根12年来始终秉持精益求精的态度,带领班组全力守护首都核心区排水设施的安全运行,赢得了群众和组织的认可。2020年12月,他获得了“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

  见井就开 有井就查

  “班组分为白班和夜班,实行24小时*365天的工作模式,将高标准、严要求落实在工作常态化中。”张根说。在排查排水设施时,张根和同事“见井就开、有井就查”,一对一、点对点全程录像,并将现场数据全部记录传输至平台,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通过大数据分析,还能够科学记录和安排排水管道的养护周期,实现了排水设施‘全生命周期管理’。”张根表示。

  张根在提升专业度、保障度、满意度上下功夫,以实现排水设施零漏巡、零破坏、零失养、零混接、零排污、零热线“六零”为目标,围绕班组职能定位,提出了安全生产零事故、服务保障零差错、养护管道零存泥、接诉即办零投诉的“四零”工作标准。“举个例子吧”,张根介绍说,“为了实现管道零存泥,我们利用手持CCTV设备查看管道内部状态,边疏通边实时查看内部淤泥是否疏通干净。养护结束后还要对作业现场进行清洁,做到淤泥不遗落在外,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同时,班组也会定期抽查养护后的作业质量,确保养护管道质量达标率百分之百。

  时刻备战 风雨兼程

  每到汛期,张根和班组成员就要时刻待命,正如他所说:风雨兼程是我们的常态。去年“8.12”强降雨,一大早他和组员就开始备勤,下午14点开始降雨就出发排查设施,一直到晚上22点瞬时雨量加大,行驶的保障车辆看不清路况。时间不等人,为防止路面产生积水,张根和组员立即下车,奔跑寻找排水口,及时清理雨箅子上的杂物。就这样,他和组员在雨中连续奋战了好几个小时。

  为保障排水顺畅,张根以“管好两端、守住中间”为抓手,在前端抓好控制,开展了雨水口倾倒技防专项治理,对雨水管线、下凹立交桥进退水管线和排河口进行拉网式检查,及时消除发现的问题;中端抓强化,深入推进了“一截流一周期”精准运维工作,减少初期雨水与合流制溢流污染;末端抓提升,安装排河口垃圾拦截网和旋流沉砂装置,开展“清管行动”。张根介绍,通过综合施策,构建了水安全与水环境兼顾的绿色防汛体系。

  快速响应 居民点赞

  只要市民有诉求,他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帮助解决排水难题,赢得了市民的点赞。“一分钟内派发、回复,一刻钟内沟通确权,一小时内完成初期处置”的“接诉即办”工作标准得以实现,离不开张根的周密部署。班组内设立了应急热线小组,24小时电话畅通;提前将所需物资和工具装车,节约时间;给热线组配备了电动车,如遇到堵车就可以骑电动车及时到达现场;为提高处置效率,挑选能力强、对设施熟悉度高的作业人员。同时,他以“不诉也办”为目标,带领班组成员开展“进千门走万户”活动,为属地政府和群众提供综合的排水“服务包”,组织排水巡查员向属地街道进行“日报道”,拓宽事前发现问题的渠道,主动解决群众身边的排水问题。

  2020年3月20日,张根接到西长安街街道城管科的电话,反映西四南大街三十号院内管线不能正常排水,居民生活受到影响。虽然居民院内的管线属于非权属设施,但张根一想到疫情防控的特殊形势,一想到居民急躁的心情,立即报请分公司同意后,仅用15分钟就带领同事到达了现场。

  张根一边安慰居民不要着急,一边查看情况。他打开难闻的化粪池,发现原来是这里的出水管道被堵了,导致居民家中无法正常排水,由于管材是缸瓦管,加上年久失修,厚厚的油脂包裹着管道,根本无法进行人工疏通,张根立即调来一辆高压水车,用高压水车的枪头在管道内来回疏通了十多次,用了两个多小时终于疏通了管道。

  居民脸上的愁容立即变成了笑脸。“至今仍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居民一边笑着竖起大拇指,一边说着‘非常感谢,你们太辛苦了’的暖心话语。”张根回忆说:“说实话本来挺累的,但看见居民这么认可我们的工作,心里别提多高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