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有一条风景靓丽的镜河,环绕市委、市政府等机关,不仅为在这里办公的人们提供了休息的场所,提升了行政办公区的品质,而且也成为市民新的“打卡”地,慕名而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你可能不知道,镜河一共由三条河组成,除了你看到的地上明河之外,还有两条地下暗河。
两条地下暗河分布在明河的两侧,每侧一条,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埋在地下约4~5米。地上明河长度2.4公里,地下暗河长度达6.9公里,长度将近是地上明河的3倍!两条地下暗河的排涝标准可达20年一遇,堪比许多河道的排涝标准。地下暗河最宽的地方有15米,最窄的地方也有4米,皮卡车可以通行。
为什么要修建地下暗河呢?
首先是为了排水。北京行政办公区6平方公里内的雨水,都要通过市政雨水管进入地下暗河,20年一遇以内的雨水,可自排进入下游的北运河。2条地下暗河设置了11处侧向分流设施,大于20年一遇的雨水可自动排入地上明河,在明河内调蓄。地上明河有2米的调蓄空间,目前可以调蓄36万立方米的雨水,未来可以达到48万立方米,相当于一座小型水库的蓄水量。
暗河的末端还建了一座全地下泵站,可将不能自排的雨水强排进入北运河。一条地上明河、两条地下暗河、一座泵站,形成了完整的排涝体系,可以使行政办公区的排涝标准达到100年一遇,是最高的排涝标准了。
修建两条地下暗河还为了雨水利用。北京是严重缺水的城市,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20,所以雨水的资源化利用就显得十分重要,在这方面,两条地下暗河可是发挥了巨大作用。暗河内设置了一条两米宽、半米深的子槽,专门用于收集初期雨水,将初期雨水排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就可以作为再生水冲厕、绿化灌溉、清洗马路用了。为了不增加污水处理厂的负担,将暗河末端的泵站前池建成了初雨调节池,初雨可以暂存在初雨调节池内,缓慢地排入污水处理厂。分离了初雨后,中段的雨水就比较干净了,可以排入下游的北运河,作为北运河的景观环境用水。初期雨水和中段雨水都有了去处,末段更清的水就进入了地上明河,作为景观环境用水,保证了明河的水质。如此这般,地下暗河不仅实现了雨水的资源化利用,并且是分段取水、优水优用。
地下暗河的修建更能够保证地上明河的水面更稳定,更好地发挥明河风景观赏河道的功能。由于两条地下暗河承担了排水任务,而且20年一遇以内的雨水都不进入地上明河,明河的水面就相当稳定,不会出现水面的频繁波动,没有水位消落带,使镜河不仅水清如镜,而且水面平静如镜。
地下暗河还可以更好地实现北京城市蓝绿交织。
你可能在其他地方碰见过不少雨水口,有的雨水口还挺显眼,与周围的环境不太协调,但走遍镜河,你看不到一个雨水口,这都是两条地下暗河的功劳。
想想看,镜河的岸坡上如果出现大大小小23处雨水口,是不是挺煞风景?
两条地下暗河的存在,使所有的雨水管都不直接排入地上明河,而是排入了两条地下暗河,进而排入下游的北运河。当发生大于20年一遇的雨水时,两条地下暗河可通过分流设施向地上明河分流,而分流设施均位于常水位以下,都是看不见的。
地下暗河还提供了综合利用的空间,循环管线、自动化光缆都在暗河内布置,地下暗河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水务综合管廊”。
你可能会问,地下暗河会淤积吗?能清淤吗?
技术人员在最初的设计阶段就考虑了这个问题,暗河内可以实现机械清淤,地下暗河还设有三个出入口,皮卡车大小的各类机械设备都可以进入地下暗河,把淤泥清理干净,没有大多数雨水管的清淤难题,而且暗河内还考虑了车辆掉头的问题,小型清淤设备可以实现在暗河内掉头,是不是很方便?
地下暗河的存在是一个创新,使地上明河更加靓丽,更好地发挥了镜河排水、蓄涝、风景观赏河道的功能。
镜河的地下暗河使镜河更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