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轴线上,寻访古桥趣闻……

日期:2023-09-18 17:17    来源:水润京华

字号:        

在长达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及两侧,曾有过十余座古桥,而今有迹可寻的为万宁桥、神武桥、内金水桥、外金水桥、天桥等。每座古桥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见证着中轴线的变迁。沿着中轴线自北向南而行,探寻那些古桥的历史渊源。

21.jpg

别称最多的“万宁桥”

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的张先生介绍,万宁桥在中轴线众多古桥中有两个特点,一是修建年代最为悠久,故有“中轴线第一桥”之称;二是历史上别称最多,有近十个。随后他向我一一介绍。

万宁桥位于地安门外大街,纵跨中轴线下的玉河之上,民间有“先有万宁桥,后有中轴线,再有北京城”之说。

据《北京古桥》记载:万宁桥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郭守敬奉诏兴修大都运河前,在此已有一座木桥,兴修漕运河道(也称玉河、御河)时,为便于漕船通行,将木桥改建为石桥。因地处什刹海入玉河口处,故为元代大运河漕运的始点。桥西装有水闸,名曰“澄清上闸”,通过提放水闸,沿御河北来的漕船可达“海子”(积水潭)内停泊。清代《日下旧闻考》引元代《析津志》称:“万宁桥,在元(玄)武池(今什刹海)东,名澄清闸,至元中建,在海子东。至元后复用石重修,虽更名万宁,人惟以海子桥名之。”万宁,即万事、万物安宁,寓意吉祥。桥以“万宁”而称,取“万年永宁,坚固不朽”之意,寓意漕(水)运万事平安之意。另说桥北侧(今鼓楼附近)曾有大天寿万宁寺,故桥以寺而称“万宁桥”。

万宁桥为单孔汉白玉石拱桥,长十余米,宽近十米,桥面用块石铺砌,中间微拱。桥的两侧建有汉白玉石护栏,雕有莲花宝瓶等图案。

元代刘秉忠以万宁桥为全城规划的起点,从城南丽正门(今天安门南侧)向北,经千步廊,穿过皇城正门灵星门,过周桥(今故宫内金水桥)和宫城正门崇天门,再过大明门、大明殿、延春门、延春阁、厚载门、御园、厚载红门,再过万宁桥,直到中心阁(今鼓楼),奠定了北京中轴线的雏形。因万宁桥地处中轴线北端,且为众多桥梁中建设最早的,故有“中轴线第一桥”之称。在该桥东南侧不远处,曾有座东不压桥(东布粮桥、步量桥)。

22.jpg

万宁桥是中轴线众多石桥中别称最多的。因横跨漕运河道之上,曾有“漕运桥”之称,又因为单孔石桥,也称“独孔桥”“大石桥”。其地处皇城北门外,而明代改皇城北门为北安门,清代又改称地安门,故有“北安桥”“地安桥”之称。皇城北门俗称后门,又俗称“后门桥”。因西邻什刹海,也被称为“海子桥”。元代是帝王出皇城北门,北巡之门,也曾被称为“天桥”。清代桥的两侧广植荷花,又雅称“莲花桥”,“竹枝词”曾赞曰:“地安门外赏荷时,数里红莲映碧池。”此外,因桥的上拱外形呈弯月状,又有“月桥”之称。

1953年万宁桥下的玉河改为暗沟,桥埋于地下,只露桥面和桥栏。1999年6月整修万宁桥,暗沟改回明渠,东西重现水流,桥身重现。2000年启动万宁桥修复工程,恢复了“万宁桥”之名。而今,历经700多年,故桥依然坚固,桥上人来车往。它既是研究元代北京漕运的实物,也成为北京中轴线遗产区要素之一。

等级分明的“金水桥”

金水桥是天安门前跨于金水河上五座石拱桥之总称,也称为外金水桥,故宫内另有一座内金水桥,此外金水桥还有玉河桥、御河桥之称,它既是中轴线上建筑规模最大的古桥,也是等级极为分明的石桥。

天安门建金水桥的历史可追溯到明初。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后,“至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建金水桥及端门、承天门各五间”,金水桥也称五龙桥,“在承天门外者称外五龙桥,居午门内者称内五龙桥。”朱棣称帝后,拟迁都于北京,于永乐四年(1406年)“诏命明年始建”北京宫殿,“悉如南京之制而弘敞过之”。北京是仿南京而建的,新宫建成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这也包括作为皇城重要装点的外金水桥,所以明宫城图中明确无误地画出了外金水桥五座,连桥前后石狮与华表的布置数量、位置也与今存实际相符。

23.jpg

金水桥地处皇城之外,天安门前的五座汉白玉石桥对应着天安门的五个门洞,东西另有两座石桥各自对应着太庙(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和社稷坛(中山公园)的大门。明清时,经过金水桥的人员有着极其严格的等级界限。

御路桥左右两侧的石桥称“王公桥”,也称“皇族桥”,正对着天安门中门左右的旁门,供皇室成员、亲王大臣通行。“王公桥”东西两侧的石桥称“品级桥”,正对着天安门五座大门左右最外侧的门,是供三品以上的文武官员通行的。而在太庙和社稷坛门前的两座桥比“品级桥”还窄,且为单孔,称“公生桥”,是供四品以下官员、兵弁(士兵和低级武官的总称)、夫役、太监来往的。

皇帝到天坛和先农坛祭祀时,其仪仗和辇轿,王公大臣和兵役、太监等先按五路纵队齐出天安门,然后按等级分七路纵队通过外金水桥,到大清门时又合并成三路纵队。这种引路上的等级,明清两朝称“扈从仪仗”。但按等级经过金水桥的规定只是随皇帝出入时使用,平时不管是几品官员上下朝,一律走天安门两侧的“公生桥”。

中轴线上牛郎织女鹊桥会

从金水桥向东走,到南池子大街南口,往北而行,向西望去,便是菖蒲河。横跨河道上的一座石拱桥就是牛郎桥,在天安门西侧的玉河(也称御河、织女河)上,曾有一座织女桥,与牛郎桥相对应。

“鹊桥”是神话传说中每年七月初七,喜鹊在天界搭成的一座桥,以为牛郎与织女聚会。中轴线附近的牛郎桥和织女桥便是附会这个传说而修建的。

靖难之役之后,朱棣在南京登基称帝,并于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筹划迁都北京。十年后以“象天法地,天地感通”之理念,模仿南京城营建北京皇宫和城垣。在修建紫禁城时,开辟了两条金水河,即流经今故宫太和门前的内金水河及流经承天门(清顺治年间改称天安门)前的外金水河。

金水河开挖后,在河上修建了金水桥。同时在承天门东侧,即金水河下游菖蒲河上修建一座小桥,名为“牛郎桥”。在承天门西侧,即金水河上游玉河上也修建一座小桥,名为“织女桥”。两桥隔中轴线东西对应,相距约二里许。据传这是按照永乐皇帝的旨意修建的。

民间传说玉帝是掌管仙界的,皇帝是掌管凡间的,所以朱棣自比天上的玉皇大帝,将皇宫比作天宫,将承天门前的金水河比作天河,将金水桥视为“鹊桥”,而承天门两侧各建的小桥,意为“牛郎”和“织女”,遥遥相望,每年七月初七相会一次。据传永乐帝从南京迁都北京后,曾带着后妃们在七夕节之夜,来到金水桥旁观星游乐,并令嫔妃们在金水河里放灯,说是为牛郎、织女相会引路,所以民间有“御河桥畔看河灯”之说。

24.jpg

织女桥为汉白玉砌成的单孔圆拱桥,清末因年久失修已破败。1918年将其改建为三孔石桥,长17.2米,宽17.66米。1951年玉河改为暗河,织女桥被埋入地下;1970年被拆除,只留有地名“织女桥东河沿”,是一条不长的胡同。

明代牛郎桥为木桥,横跨菖蒲河之上。菖蒲河开挖于明代,河水来自中南海,经社稷坛西侧,至天安门前金水桥,再向东流与菖蒲河相汇,出内城向东入通惠河。清代牛郎桥重建。20世纪初打通南池子大街时,将牛郎桥改建为石拱桥,60年代菖蒲河被改为暗河,并建成马路,牛郎桥随之消失。2002年恢复河道水面,新建木桥、平桥、拱桥(飞虹桥)、曲桥四座,只有最靠近南池子大街南口处的拱形石桥比较接近历史上牛郎桥的建筑格局,被称为“牛郎桥”。

寻访中轴线古桥虽是匆匆而行,但从一个侧面对中轴线的建筑景观有了新的了解。它不仅是空间上的城市地标,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

(作者、绘图、摄影/户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