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党组书记、局长金树东同志在2018年北京市水务工作会上的报告

日期:2018-01-22 09:40:00    来源:默认部门

字号: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

  奋力开创新时代水务工作新局面

  ——在2018年北京市水务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北京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 金树东

  (2018年1月19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总结近年来水务工作,分析水务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部署2018年重点任务,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奋力开创新时代水务工作新局面。

  下面,我向大会报告工作。

  一、近年来水务主要工作回顾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首都治水管水走过了一段极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五年来,首都水务人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认真贯彻新时期治水方针,敢于拼搏、砥砺奋进,紧紧扭住“大城市病”中的水问题,以坚定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推进治水管水理念方式深刻变革,推动出台一揽子涉及水务长远发展的相关政策,推出实施一系列强基固本的攻坚举措,解决了许多多年来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一些多年来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民生水务、科技水务、生态水务建设取得新的历史性进展,首都水安全保障能力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明显提升。

  一是聚焦攻坚治污水,坚持标本兼治,河湖水环境质量在巩固中逐步提升。连续实施两个“三年治污方案”,全市污水处理率由83%提高到92%,基本解决了城镇地区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全市排查出的141条段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全部开工,国家考核的建成区57条段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全面完成。通州区上游16条河流治理、北运河和潮白河2个生态带建设以及城市副中心6个片区水环境综合治理扎实推进。创新河湖管理保护新机制,强化党政同责,基本建立河长制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分级分段设置市、区、乡镇(街道)、村四级河长共5900余名,初步实现全市河湖水域河长全覆盖。加强与检察、公安、环保等部门协同联动,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营造了依法治水的浓厚氛围。建立实施水环境区域补偿制度并探索向乡镇延伸。完成市区两级污水处理监管平台建设并投入试运行。发挥河长的统筹协调作用,加强巡河督导检查,持续实施河湖水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层层压实河湖管理保护责任,一批长期困扰河湖水环境的痼疾顽症逐步得到解决。完成河道截污治污300余公里,恢复和新增湿地超过4000公顷,清河、凉水河、萧太后河、玉带河等一批河流初步实现水清岸绿,城乡水环境不断改善(在环保部通报的2016年水污染治理考核结果中,我市排名较2015年有了明显提高,这是各区各部门多年来共同努力的结果)。

  二是持之以恒促节水,落实“四定”原则要求,全面推进水资源管理向精细化迈进。坚持节水优先,按照城市建设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原则要求,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将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分解到各区并加强考核,实行乡镇(街道)用水量“月统计、季报告”,着力提高水资源管理精细化水平。推行水影响评价审查制度,充分发挥水资源对城市规划建设的引导约束作用,实现了农业用新水负增长、工业用新水零增长、生活用水控制性增长、生态用水适度增长,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由2012年的20立方米下降到15立方米左右。大力实施调结构转方式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以粮田、菜田、果园为重点,在全市范围内推广“细定地、严管井、上设施、增农艺、统收费、节有奖”农业节水新模式,新增改善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4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69提高到0.73。大力推进工业、市政、园林、河湖生态等行业领域再生水利用,年利用量达到10.5亿立方米。实施居民生活用水阶梯水价和城六区与其他区域差别化价格政策。累计创建节水型单位和社区(村庄)1.7万个。年均节水超过1亿立方米(在2017年国务院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中,我市为5个优秀省市之一)。

  三是城乡统筹保供水,夯实运行管理基础,供水安全保障能力稳步提高。建成郭公庄、南水北调通州等水厂并投入运行,中心城区供水能力达到422万立方米/日,城市副中心达到37万立方米/日,累计新建改造老旧供水管网1500多公里,实施小区计量、区域控压、分区调度,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逐年下降。制定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规划,着力完善供水配套设施。加强水源地、输配水工程和水厂运行维护和安全管理,建立完善水资源统一调度、水质监测信息共享平台。开展供水规范化管理考核和供水服务社会评价,加强供水水质监督检查,推进生活饮用水水质信息公开,供水行业管理水平逐步提升,城乡供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四是排蓄结合防洪水,强化风险管控,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运行安全。完成三年四个阶段1460公里中小河道治理,中心城77座、城市副中心13座下凹式立交桥雨水泵站改造以及2.6万个雨水箅子平改立等工程,建成容量700万立方米的西郊雨洪调蓄工程并投入使用,有效发挥了行洪、排涝和蓄滞功能。强化水利工程管理,加强城市河湖水利工程调度和排水设施安全运行。坚持以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努力应对百分之一的风险可能,严格落实“在岗在职在责”,建立完善“1+7+5+16”防汛指挥体系,建立山区旅游风险管控机制,完善防汛网络舆情应对、京冀跨界山区河道沟道雨量监测预警和流域洪水调度机制,防汛决策指挥、预报预警、社会动员“三个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成功应对了2016年历史罕见的“7.20”特大暴雨和近年来频发的局地强降雨,首都安全度汛取得全面胜利。

  五是统筹联动多调水,突出集约高效,水资源配置调度更加优化。按照“节喝存补”的原则,在立足节水的前提下,珍惜用好南水北调江水,累计超过30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1200多万。建成南水北调入密云水库调蓄工程并投入运行,开展密怀顺地下水源地和城市河湖重要水系试验性补水。划定地下水禁采区限采区范围并加强管理。累计完成城区465个单位自备井置换,逐步压减怀柔、平谷和潮白河应急水源地取水量,全市平原区地下水位近两年来实现止跌回升。密云水库蓄水超过20亿立方米,为新世纪以来的最高值,进一步提高了首都应对水资源风险挑战的能力。

  六是多措并举抓保水,大力实施生态治理,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扎实推进。围绕建成“流动的河、绿色的河、清洁的河、安全的河”的目标,推进永定河全流域生态修复,启动官厅水库八号桥水质净化湿地、妫水河入库口水质净化湿地、南大荒水生态修复等重点工程建设。加强水源保护与涵养,累计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162条,全面清退密云水库库区养殖场692家(户),退出耕地10.4万亩,完成库滨带造林2.85万亩,建设围网300公里,实现库区全封闭管理,建立区、镇、村三级护林保水体系,基本实现“清水下山、净水入库”。京冀携手持续推进官厅、密云上游张承地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和农业节水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流域水系连通和水资源循环利用,加强水资源生态调度,促进了城市水生态修复。大力整治河道私搭乱建和非法经营点,系统实施河湖水系生态治理,逐步形成林水相依、水清岸绿的滨水空间。

  刚刚过去的2017年是水务攻坚克难、奋发有为的一年,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水务改革发展成效集中体现的一年。一年来,全市水务工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和关于保障水安全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迎难而上、真抓实干,推动首都治水管水取得新进展。一是在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方面,首次开展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考核,推进用水管理向基层延伸做实,3个区率先通过节水型区创建验收。制定印发水土保持规划,出台生态清洁小流域管护指导意见。二是在水环境治理方面,第二个三年治污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新建污水收集管线697公里,改造雨污合流管线214公里,中心城建成区基本实现管网全覆盖、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水系建设和萧太后河景观提升等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效。首次尝试利用官厅水库、斋堂水库等水源向城市河湖生态补水9000万立方米,保障了“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党的十九大等重大国事活动期间的城市水环境安全。三是在城乡供水安全方面,扎实做好水资源精细调度和供水设施安全运行保障。南水北调来水10.77亿立方米,比年度计划多争取1亿立方米。制定印发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水资源与水环境保障规划,延庆赛区应急水源保障等4项水务重点工程全部开工建设。四是在防汛安全方面,成功应对汛期6场强降雨,进一步完善了防汛体制机制。有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新建雨洪利用工程88处,全市年利用雨水量达到6800万立方米。五是在深化水务改革创新方面,全面推行河长制有力有序;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扎实推进;积极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持续推进水务投融资改革;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加强水利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和管理。

  五年来,全市水务系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高、严、紧、细、实”的工作作风,全面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两项专项”集中整治,把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向基层延伸夯实,持续深化作风治水,广大党员干部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勇于担当、积极作为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日益增强,营造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发展氛围。

  同志们,通过近年来全市上下坚持不懈的艰苦努力,首都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扎实推进,水务规划建设管理取得阶段性新成效,京津冀水务协同发展态势良好,首都水务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奠定了更加坚实的水安全保障基础。在此,我谨代表市水务局,向长期关心支持水务工作的市有关部门、各区各单位、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系统干部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现阶段水资源短缺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大城市病”中的水问题还未得到根本解决,“水少”仍是需要长期面对的基本市情水情,解决“水脏”问题仍然是工作的难点重点,水务工作与中央及市委市政府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与建设美丽北京和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完善首都水治理体系、增强水治理能力,任务依然十分繁重,还需要我们再接再厉、久久为功。对此,我们要始终坚定必胜的信心,更加深入细致地做好各方面工作。

  二、新时代水务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作出了我国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明确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新任务新举措。把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并列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坚定实施的七大发展战略之一。特别是在治水兴水方面,作出了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健全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实施流域环境综合治理等一系列战略部署。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等进一步作出具体部署。去年年底市委全会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坚决打好三场攻坚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特别是要着力抓好“三件大事”(精心组织实施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全力筹办好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总体要求,为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水务改革发展指明了目标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要求,水务工作既面临新的历史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到,蔡奇书记在市十二届三次全会上指出的我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六种表现”(供需不匹配、城乡不协调、南北不均衡等不平衡问题和基础设施有欠账、公共服务有弱项、生态环境有短板等不充分问题),在水务领域都不同程度的存在,首都治水管水仍任重道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牢牢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特点和首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紧抓机遇、乘势而上,精准施策、统筹发力,不断完善水治理体系,增强水治理能力,以新状态走进新时代,以新气象实现新作为,以新成效开创新局面。

  在完善水治理体系方面,我们要牢固树立并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理念,突出转观念、转方式、转职能。

  一是要加快治水观念理念转变。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牢牢把握“水少”的基本市情和“水脏”的突出问题,以蔡奇书记“四抓五保”(治水要从治村抓起,保水要从保绿抓起,节水要从种植抓起,管水要从沿岸抓起;上游保水、库区保水、护林保水、依法保水、政策保水)和吉宁代市长“用生态的办法解决生态问题”为引领,持续推进治水观念理念的根本性转变。

  二是要加快治水方式方法转变。坚持系统治水,推进由单一河道治理向流域系统治理转变,坚持上下游左右岸“水岸共治”,同时注重统筹山水林田湖草自然生态各要素,大力推进河湖水系互连互通;坚持生态治水,推进由强调工程治理向注重生态治理转变,特别是在治河方面要减少铺装硬化,在农村治污方面要多采用生态的办法,统筹生活生态生产用水,科学确定河湖生态用水的水量;坚持科学治水,推进由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遵循水循环的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充分发挥首都人才和智力优势,不断增强治水管水的科技支撑能力。

  三是要加快水务管理职能转变。强化依法行政,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着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推进水行政管理职能转变。落实“河长制”管理要求,充分发挥属地的主体作用,强化流域管理“两调度一监督一指导”职责(“两调度”就是强化流域防洪调度和水资源调度;“一监督”就是强化流域治理、管理、保护工作的巡查督查和考核;“一指导”就是强化联动和信息反馈),加强部门联动和区域协同,推进形成开放共治共建共管共享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格局。

  在增强水治理能力方面,我们要始终坚持目标问题导向,突出抓重点、强基础、提质量。

  一是打好“一个攻坚战”。即,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持久战,持续发力聚焦解决“水脏”问题,着力提升首都水环境质量。这是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检验,也是我们必须精准聚焦的主攻方向。

  二是深化“两大战略举措”。即,深化实施河长制和拟定贯彻落实国家节水行动北京方案。这是首都治水管水需要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水务改革发展的主脉络。全面实行河长制是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改革的重大举措,我们必须着力发挥河长的关键作用,坚持以百姓身边的河湖管理保护问题为导向,倒逼落实属地主体责任,建立河湖管理保护长效机制。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标志着节水成为国家意志和全民行动,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四定”原则要求,推动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高质量的“量水发展”。

  三是抓好“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是精心组织实施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总体规划在加强首都水资源保障、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节水和水资源保护、传承北京历史水文化等方面,提出了总体要求和中长期发展目标,特别是聚焦建立完善多源互济的首都水资源战略保障体系,提出“用足中线,开辟东线,打通西部应急通道,加强北部水源保护”的要求,为做好水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着力解决“水少”问题提供了新路径。第二件大事是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这极大地拓展了水务改革发展的实施空间,为全面提升治水管水“精治、共治、法治”水平、促进首都水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了新机遇。第三件大事是全力筹办好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这为提升区域水资源保障水平和水生态环境质量,增强水务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提供了新契机。紧紧围绕“三件大事”、服从服务于首都改革发展大局,是我们必须紧盯不放的重点任务,更是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我们要以首善标准积极有为做好对接和支撑,不断完善首都水安全保障体系,向市委、市政府和全体市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同志们,建设人水和谐美丽北京,既是中央要求,也是时代呼唤,更是人民美好生活的迫切需要。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在新的起点上,水务发展的韧劲更强,治水管水的态势更加催人奋进。我们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坚定不移地推进新时代首都水务新发展。

  三、2018年重点工作安排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和“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2018年水务工作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以习近平治水兴水重要思想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深入落实“四抓五保”和“用生态办法解决生态问题”的总体要求,持续推进治水管水观念、方式和职能转变,深入实施河长制和全面贯彻国家节水行动战略举措,聚焦坚决打赢水环境治理攻坚战,紧紧围绕抓好总规实施、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和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三件大事”,坚定有序推进“治水管水护水”,不断增强水务改革发展的韧劲,提升水务建设管理的质量和成效,全力保障首都水安全。计划全年总用水量控制在41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同比下降3%左右,污水处理率达到93%,再生水利用量力争达到10.7亿立方米。

  2018年重点在以下四方面下功夫:

  (一)着力在发挥“河长”的关键作用上下功夫

  一是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在建体系上实现全覆盖全落实。强化河长领衔、凝聚攻坚合力。在全面推行河长制基础上,遵循湖泊的生态功能和特性,建立健全湖长体系,细化实化湖长职责,落实湖泊管理单位,健全长效管护机制,推进湖长制落实。进一步细化完善四级组织体系和工作制度,确保河长责任落实落细不留死角。进一步深化河长制成员单位间的联动机制,探索建立“河长+警长+检长”工作模式,提高水行政执法效能。强化部门和市区协同、上下游合作和衔接,加强信息共享和考核通报,推动形成河湖管理保护高效运行机制和工作合力,并逐步走向常态化。

  二是发挥巡查督导作用,在见成效上取得新突破新提升。强化精准施策、加强精细管理。按照“以河长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以考核为主线”的思路,坚持把河长制工作与“疏解整治促提升”相结合、与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工作重点相结合、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与市委环保督察工作相结合,着力在解决水环境治理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升水环境质量上见成效。重点围绕落实落细“三查三清三治三管”目标任务,坚持因河施策、“一河一策”,因段施策、因口施策,逐河逐段建立完善河道基本信息档案,全面排查、动态更新河道、沟渠的污染源、排污口、违法建设、安全隐患等情况,明确问题清单、目标清单、任务清单、项目清单、责任清单。建立分年度的实施台账,细化各流域、各区年度治理方案,明确责任主体、治理标准和完成时限,强化实施过程的监督检查,推进治水管水网格化、精细化和专业化。

  三是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在建长效上推出新举措新机制。强化河长带动、推进全民治水。完善河湖分级管理养护标准,制定市属水利工程日常维护项目管理办法,加强工程质量监督和招投标规范化管理。充分发挥河长职责,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理,强化河湖日常管护。通过向社会公告河长信息、设立河长公示牌等多种形式,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完善社会参与机制,推广“当班河长”“大妈护水队”“水环境志愿者巡逻队”“老街坊巡河队”等好做法好经验,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河湖管理保护中来,注重河湖管理保护效果的社会监督和评价,努力营造全社会惜水爱水、保护水环境的良好氛围,积极推动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共治、属地负责、行业监管、专业管护的河湖管理保护长效机制。

  (二)着力在打好“治水”攻坚战上下功夫

  一是持续聚焦发力,推进美丽河湖美丽乡村建设。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聚焦城乡结合部、重要水源地、民俗旅游村,全力推进第二个三年治污行动方案建设任务。完成84条段非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新建污水收集管线420公里,改造雨污合流管线225公里,建设再生水管线100公里。完成垡头、五里坨、北苑等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建成朝阳区高安屯(二期)、海淀区上庄、丰台区河西(二期)等再生水厂,新增日污水处理能力25万立方米。解决230个村的污水收集处理问题,加大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监督力度,着力提高农村污水处理率和设施正常运行率,努力打造水清岸绿安全宜人的美丽河湖和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二是强化基础保障,推进城市副中心水环境建设。聚焦基本实现16条入副中心河道水质还清目标,持续攻坚“16+2+6”水环境治理,加快推进行政办公区水系工程建设,为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提供良好的水环境。开工建设北运河(通州段)、温榆河综合治理、延芳淀湿地等重点工程,加快城北水网、两河水网建设,推进北运河水质持续改善。开工建设减河北再生水厂,加快建设截污管线和再生水管线,实现城镇污水全收集全处理,着力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优美生态城市。

  三是严守安全底线,加强防汛排涝体系建设。严守“不死人、少伤人”底线要求,推进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和水利工程除险加固, 加快改造和消除城市易涝点,加快实施雨污分流,提高雨水管网覆盖率。针对京冀跨界山区中小河流和30条重点山洪沟道,建立雨量监测和预警设施设备,完善跨界河道、沟道的流域洪水调度和联控联防机制。结合落实河长制和属地防汛责任,深入研究完善全市五大流域与区域防汛的指挥协调关系,建立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河长制在基层防汛中的作用。加快推进宋庄蓄滞洪区二期等重点工程建设,提高区域雨洪资源利用及防洪排涝能力。

  (三)着力在推进“管水”精细化上下功夫

  一是坚持多节水,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深化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围绕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坚持“四定”原则,大力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加大地下水压采工作力度,持续加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探索建立对乡镇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有效机制。开展第三次水资源调查评价,科学分析近年来水资源形势变化和开发利用状况。加强农村用水的精细化管理,推进农村用水计划到村、节水管理到户。加快实施“两田一园”高效节水方案,探索引入社会资本实施农业高效节水工程建设管理,新增改善高效节水灌溉面积8万亩以上。加快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全面落实“两田一园”已装表机井收费工作。大力推进节水型区创建。完成1000个节水型单位(企业)和社区(村庄)创建任务。积极贯彻《用水产品水效标识管理办法》,完成10万套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换装。加强工程施工降水管理,减少直排。加大再生水配置与利用,推进完善再生水运营机制,不断拓宽再生水多元利用,努力减少新水用量。协同抓好园林绿地节水工作,推进节水型绿地建设,扩大再生水在绿地中的应用。持续开展节水宣传“七进”活动,积极营造全民节水的良好氛围。

  二是立足用好水,统筹保障城乡供水安全。严格执行好国家下达的南水调度计划,做好“喝存补”工作。完成良乡水厂建设并投入使用,加快推进黄村水厂、丰台河西第三水厂、石景山水厂、亦庄水厂、新机场供水干线工程建设,完成城市副中心配水干线工程和行政办公区供水管线工程,加快推进城区自备井置换和老旧小区内部供水管网改造,做好南水北调江水调度保障和运行管理,继续组织开展城市供水水质督查,最大限度地用足用好南水北调水源,保证城市供水安全。持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不断提高农村地区用水保障水平。

  三是争取多调水,积极推动完善首都水资源战略保障格局。进一步加强水资源战略储备,完善城乡供水设施体系,积极争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向北京多调水,推动编制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北延进京规划方案,加快推进亦庄调节池扩建、团城湖至第九水厂输水工程二期、河西支线、大兴支线等工程建设。大力推进冬奥会延庆赛区应急水源保障、造雪引水及集中供水、佛峪口水库水源保护、佛峪口河水生态廊道建设等水务基础设施保障工程。同时,做好世园会、新机场等重点功能区水务保障相关工作。

  (四)着力在创新“护水”新机制上下功夫

  一是完善保水机制,大力实施河湖生态修复。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坚持以水源保护为中心,协同推进流域水系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湿地建设与保护以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22条生态清洁小流域,统筹推进密云水库保水工作。落实生态清洁小流域管护指导意见,进一步规范后期运行管护。积极探索研究建立密云水库上游京冀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保领域率先突破的要求,继续推进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加快建设南大荒水生态修复工程等项目,启动实施永定河山峡段生态修复等工程,做好跨流域向永定河应急生态补水的准备工作。深化京冀水务合作,全面完成张承地区600平方公里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加强河湖生态空间管控,维护河湖健康生命,促进河湖休养生息。

  二是加强统筹协调,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建立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加强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全过程监管。结合城市开发、旧城改造、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促进城市生态修复和城市功能修补。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新机场、2022年北京冬奥会赛区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推进雨污合流区域调蓄池建设规划编制,启动龙潭湖等调蓄池建设。加快建设海绵型建筑小区、道路广场、城市绿地,提高雨水积存和蓄滞能力。提升河湖海绵体功能,推进河湖水系连通和水资源循环利用,着力构建城市良性水循环系统。

  三是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提升精治共治法治水平。持续深化水务领域“放管服”改革,推进水影响评价制度改革,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积极推进公共供水等领域立法及河长制入法工作。进一步加强与综合执法部门的对接衔接,不断完善部门间行政执法协调工作机制和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着力提高执法效能。制定实施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动态评价管理办法,加强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信息系统应用管理。推进水务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落实中央及北京市水资源税改革试点方案,稳步推进水资源税改革试点相关工作。推进编制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继续严格实施水环境区域补偿制度。分类有序推进事业单位职能转变。进一步完善基层水务管理体制机制,加强管理能力建设。发挥科技支撑保障作用,实施好国家水专项,持续推进智慧水务建设,完善“五个平台”,加强平台间数据共享,不断提升水务精细化管理水平。在确保河湖防洪、供水等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放和拓展河湖空间,努力实现治水管水共建共治共管共享发展。

  同志们,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水务改革发展,确保高质量完成好全年工作,关键要加强党的领导,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建设一支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我们要扎实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坚持不懈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进一步扎紧织密制度的笼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决防止和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聚焦“四风”新表现,始终保持高压态势,特别是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之以恒推进作风治水。加强新形势下干部队伍建设,把讲政治、守纪律、有担当的要求落实到队伍建设全过程,引导和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做好“四个服务”,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提升工作本领,主动作为、凝心聚力,以优良的党风带政风、促行风,为实现水务事业的新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坚强思想保障。

  同志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力保障水安全,是我们肩负的重大责任,更是光荣的历史使命,让我们紧紧抓住新时代新机遇,再接再厉、开拓进取,奋力开创首都水务工作新局面,为建设美丽北京、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