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虽然有南水北调等外调水"帮忙",但是受区域发展不平衡等因素的影响,北京市水资源承载能力仍然面临较大挑战,节水护水意识仍有待不断增强。记者昨天从北京市水务局获悉,本市将加强农村供水规范化管理工作,今年年底前,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收费率力争达到90%以上,京郊将告别农水白用历史。
"过去几十年,农用井是不用交水费的。"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是上世纪50年代为鼓励发展农业定下的老规矩,"城市总在想法儿节水,农村用水却从来不心疼,阀门一开,源源不断的清水往外涌,白白用水不说,也没有节水概念。"这位负责人说,很多京郊的农业用水都是地下水,持续干旱加上超采地下水,导致当地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北京是水资源严重紧缺的城市,按照"农业用新水负增长"的硬约束,农业要量水发展。因此,从2014年开始,本市启动了最早一批农业水价改革,房山、顺义、通州部分村镇成为试点,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京郊其他地区的农村供水规范化管理仍需加强。
今年,市水务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制定了《北京市进一步加强农村供水规范化管理2020年行动方案》,指导各区开展农村供水规范化管理,全面落实水费收缴工作,培养农村居民节水、惜水意识,转变用水习惯,提升农村生活用水的精细化、智能化、现代化管理水平。根据"行动方案",本市将分阶段推进农村供水定价和计量收费工作,今年4月底前,将对千人以下供水工程全面定价;2020年底前,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收费处数达95%以上,收费率达到90%以上。
目前,部分区的水务部门已经启动相关工作。大兴区北臧村镇已启动"大兴区农村生活用水收费试点镇建设工程项目",对原有北臧村镇集中供水厂实施升级改造,安装了分户用水计量设施。根据"定额管理、用水计量、有偿使用"的管理原则,北臧村镇在巴园子、赵家场等7个村推行农村生活用水计量收费制度,建立用水定额管理和阶梯水价,对人均年用水量0-48立方米按照3元/立方米标准收取;49-68立方米按照5元/立方米标准收取,69-88立方米按照7元/立方米标准收取,88立方米以上按照9元/立方米标准收取。
门头沟区已加快推进实施王平镇集中供水厂改扩建工程,建设输配水管网2600米,安装智能远传水表30块、更换入户智能IC水表700块,更新了消毒设施设备。通过工程的实施,王平镇加装了分户计量设施,建立了用水收费制度,村民用水随用随开,村内消除了长流水现象,有效保护了水资源的合理使用,村民节水意识也显著增强,仅西古岩村一个村就实现一天节水300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