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地千亩空间开阔,西郊雨洪调蓄工程成家门口公园

日期:2020-02-01 17:25    来源:北京日报

字号:        

  本站讯 天气转暖,在开展疫情防控的同时,也有不少市民愿意到空旷的场地走一走,呼吸呼吸新鲜空气。这几天,位于西五环田村山南路北侧的西郊雨洪调蓄工程成了周边市民的首选,这个占地1000亩的开阔场所在春节7天假期共迎来万余名游客,西蓄管理处在做好自身防控、全力服务市民的同时,也呼吁前来逛园的游客自觉佩戴口罩。

  自去年9月正式对公众开放以来,位于西五环田村山南路北侧、占地1000亩的西郊雨洪调蓄工程一直是周边居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园内除了一些绿化景观,还有5圈共计18公里的人行步道,方便时市民健步休闲。

  "刚放假的那几天,每天也就几百人,但是从前天开始,客流量一下子就涨上来了。"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可能由于天气转暖,愿意出来走动走动的市民越来越多,"我们的园子大,空间开阔,估计都愿意上我们这儿来。"近三天来,西郊雨洪调蓄工程每天都能迎来3000人左右的市民前来逛园,有的甚至是从远处开车前来。

  面对当下疫情,为了确保园内正常运行,西蓄管理处坚持24小时值班值守,与属地街道建立联防联控机制,管理人员和保安佩戴防护口罩,每日做好自身健康排查;加强了园区5个出入口、厕所、扶手、栏杆等人群密集区域设备设施的消毒工作;通过LED大屏幕、公告栏、语音播报等形式做好对市民的告知,引导游人不要聚集活动,正确佩戴口罩,做好自我防护;派专人在5个出入口启动体温筛查抽测,减少门口人群聚集的几率。

  "其实我们只是一个水利工程,人员安排、机构设置、管理标准都是按水利工程标准施行的,无法达到公园管理的标准。"西蓄管理处的工作人员也道出了近日工作上的难度,最大的难度就是有些游客不能自觉戴口罩。

  "虽然场地开阔,游客也都自觉间隔一定距离,但还是希望所有的游客都能戴上口罩。"这位工作人员说,由于人力有限,不能做到全面排查,还是希望市民都能自觉佩戴口罩。

  据了解,西郊雨洪调蓄工程所在地是砂石坑塘结构,具有良好的透水性,也利于雨水的蓄滞,因此2013年年底起,北京市水务局将砂石坑改造成为西郊雨洪调蓄工程,工程建成后,可汇聚周边八大处沟、北八排沟、琅黄沟等流域约27平方公里范围的雨洪,减轻下游河道的排水压力。与此同时,西郊雨洪调蓄工程还具有可控回补地下水以及生态、景观、休闲等功能,去年9月24日起,正式对公众开放,成为一个兼具水利工程和市民休闲的公共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