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参事咨询委员会围绕节水课题调研北京节约用水工作

日期:2019-05-09 17:15    来源:默认部门

字号:        

查看新疆大厦中水利用设施

交通大学听取汇报

查看交通大学明湖

交通大学明湖

中关村创新示范区听取汇报

查看防渗材料

查看地下蓄水池

矫勇讲话

潘安君讲话

  本站讯 5月8日,水利部参事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水利部原副部长矫勇率领调研组调研北京节约用水工作,市政府副秘书长陈蓓陪同调研,市水务局局长潘安君,副局长杨进怀参加座谈会并汇报本市节约用水工作情况。

  据了解,水利部参事咨询委员会(以下简称部参咨委)是水利部推进改革发展的内部参事议事咨询机构 ,受部委托对水利改革发展宏观决策及重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咨询服务、建言献策、参事议事。此次调研内容主要围绕节水这一课题,对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进行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

  调研组一行首先来到北京新疆大厦查看中水设施。据了解,新疆大厦自开业来,高度重视节水工作,将室内洗澡水、脸盆水、室外雨水、泳池水、夏季冷凝水进行收集,并通过调节、生物处理、沉淀过滤、消毒,供楼上冲厕使用。调研组详细询问了其中水处理总量、利用率等内容,指出要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中水使用率,树立本市节水典型。

  北京交通大学作为本市首批节水型校园试点高校、首批通过节水型小区验收和首批建设中水处理和雨水拦截系统的高校,实行 “整体托管、分类管理、装表计量、指标核定、节约奖励、超标加价,谁投资谁受益”的机制。调研组在大学后勤管理服务中心查看了监控系统,并来到学生浴池查看节水喷头、了解浴室的节水率。调研组高度肯定北京交通大学的节水典型做法,要求总结节水经验并向全市高校推广。

  为缓解万泉河桥区的积水问题,海淀区水务局于2013年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中心建设了雨洪利用工程,将建筑屋面的雨水、周边道路与广场的雨水进行收集、过滤渗透,最后经过硅砂蓄水池净化后的雨水被用于绿地浇灌、广场冲洗,工程还承担了暴雨期间的调蓄功能。调研组在现场对比了入水口和出水口的水体后表示,此雨水利用工程非常典型,希望北京详细核算建设成本,将此项节水技术在更多的区推广。

  当天下午,调研组一行在海淀区政府召开会议,海淀区政府汇报了本区节水工作,北京市水务局汇报本市节水工作,与会人员就相关具体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

  近年来,北京市的经济实现了中高速增长,但用水总量基本持平,略有增长,近年维持在39亿立方米左右。2018年,北京市万元GDP用水量下降至12.94立方米,较2013年的18.37立方米,下降了28.35%。年均实现节水1亿立方米,有效保障了首都水安全。下一步,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方针,按照“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原则要求,以及市委市政府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国家节水行动,进一步完善节水法规体系建设、强化水务规划管控、严格用水总量控制、提升用水效率、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完善节水机制。

  矫勇指出,北京近几年的节水工作成绩显著,走在了全国前列。但节水是个永恒的话题,北京节水工作要从政策性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建立绝对值标准体系。要研究节水合同管理细节,精细化管理。要利用多水源保障手段,分质供水,优水优用。要利用科技创新、技术运用,创造节水的便利化环境,提升节水器具产品质量。要用法治化手段明确用水户权利和义务,提高全民节水意识。

  潘安君代表市水务局感谢水利部长期以来对北京水务相关工作给予的支持。潘安君表示,此次调研组提出不仅仅是对节水工作的建议,更是对全市人口资源环境的把脉。为我们指明了,如何处理水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市财政局、市水务局相关处室负责人,海淀区政府主管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参加调研及下午的座谈会。